医院新闻
加强疫苗接种 共筑免疫屏障
- 发布时间:2022-12-21
- 来源: 国控医疗
- 阅读次数: 0
- 【 】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有些家属甚至患者本人会有疑惑,老年人和年轻人体质不一样,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老年人平时接触的人不算多,到底有必要打吗?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能打吗?针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接种的相关问题,来自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上海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等专家的权威解答。
问:老年人和年轻人毕竟体质不一样,打新冠疫苗安全吗?
答: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临床试验的对象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3岁以上的所有人群,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在境内外60岁以上老人当中的接种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剂次,国内受种者的最大年龄是106岁。充分证明,在老年人中大规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杠杠的。
问:老年人平时接触的人不算多,到底有必要打吗?
答:老年人虽然活动范围相比年轻人较为局限,但也会通过家里的小辈、周围接触的人感染到病毒,近期国内的疫情中就出现了不少老年病例。此外,老年人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
对于之前我国部分地区散发疫情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是没有接种疫苗的。
问: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能打吗?
答:慢性病患者也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因此,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有必要接种疫苗。
当然,对于个人是否适合接种,需要根据当前的病情判断。对于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胃炎、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果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可以接种疫苗。如果目前,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
问:老年人什么情况下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答: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接种禁忌判定标准,包括:
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
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如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等;
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进入终末阶段。
问:打了之后手臂疼了一礼拜,这属于正常现象吗?
答: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生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属于接种后常见反应,这也和已经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除此之外,接种后也可能发生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绝大部分接种后不良反应都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加强观察,如未缓解,则需及时就医。
最后,请用心看完以下一段话:
三年来,新冠病毒不断变化,德尔塔、奥密克戎等等层出不穷;三年来,国家和民众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财力、物力用于对抗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中。虽然现在的新冠病毒重症率、致死率在不断降低,但对老年患者的危害仍是远远高于年轻人,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患者重症率和死亡率仍是居高不下。通过三年以来和病毒不断斗争的经验,加强新冠疫苗注射,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是战胜疫情、保护自我的唯一途径。
目前我国疫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近两年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健康稳定的老年人群和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老年人群均可以放心接种。
在此,我院呼吁:如果您家的老人还没有接种且无疫苗接种禁忌症,请配合我院医务人员的工作,与床位医生或护士长联系并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疫苗接种由所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务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接种。
请各位家属理解我院医务人员的不易,她们也是普通群众,她们也希望能重拾自由,她们忠诚履职、无私奉献,一次又一次的封闭管理,她们义无反顾、牺牲小我,目的就是保护好住在我院的每一位患者;为的就是相信坚持终能看见黎明的曙光。因此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免疫屏障”才能真正意义上保护好每一位患者和老人!